|
发表于 2020-3-16 18: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去了哪里?
20世纪的20年代,1920~1929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以后,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不到10年时间平均劳动生产率提升了50%。也就是说,原先工人一天生产10件产品,10年内提升到15件。
如此来看,企业的产出和销售不断增加,在股票市场上它的价值就应该不停的提升。这也是股票市场繁荣的原因。但是我们也该知道,股票是可以拿来抵押贷款的,就像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东流行将股票来抵押贷款一样。
股票市值越高,可以贷款出来的金额就越大。但是这些通过银行信贷释放出去的抵押贷款,并不一定会全部用于消费,很有可能会再用于金融投资或者实体投资。
这种情况下实体生产力就会越来越大。但是,工人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工人的十年间工资只增长了2%。相对而言,农场工人收入更低。原先农场功能收入是非农场工人收入的40%,1930年降低为30%。
工资没有多大增长,那么不断扩大的商品是怎么消费的?主要源自于赊销,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信用卡消费,分期付款。人们一直认为经济会不断繁荣下去,人们对未来一直看好。房子、车子,人们不断透支着消费能力。人们似乎不考虑失业的问题。
生产力提高,消费能力增加也有上限,必然会导致产品生产大量过剩,影响工厂经营,导致企业倒闭。倒闭之前会造成股票抛抛售,倒闭之后又会造成工人大量失业。
当人们突然醒悟,还是真金白银的钱拿到手里实在和安全的时候,就会把手里的各种股票兑现,这就发生了股票大跌的现象。
当我们把银行的贷款还上,那么创造出来的这一部分泡沫就消失了。当我们还不上贷款宣布破产,实际上这一部分钱也是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