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pid

新冠病毒研究报道及疫情进展

[复制链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09: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新冠疫苗!哪些人不能打?哪些人能打?

1、对疫苗过敏者,也就是之前接种疫苗的时候发生过过敏,比如之前打完疫苗就出现了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急性过敏反应等等严重的过敏反应,那么这一类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2、发烧、急性疾病,现在还在发烧,或者现在正处在某种急性疾病期间,比如还在住院,或急性问题门诊在看病。这一类人暂时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待病情稳定后接种。

3、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平时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或三高,或慢性肺部。最近病情不稳定,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肺感染等等或再次住院等等,这些人暂时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待病情稳定后接种。但对于目前稳定的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等都可以接种。

4、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或正在接受放化疗治疗者,暂时不能接种。待病情稳定后接种。

5、孕妇不能接种。

6、癫痫反复发作者,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比如横贯性脊髓炎,各类疤裂综合征,脱髓性疾病等等不能接种。

也就是除了上述6种情况,绝大部分的人,都能接种新冠疫苗。

三、女性特殊期能不能接种?

1、女性例假期间能不能接种?可以!

2、备孕期间能不能接种?可以!(补充:男性备孕也可接种。)

3、哺乳期能不能接种?因人而异!因为新冠疫苗哺乳期的临床研究数据偏少,所以只建议高危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或评价为高风险分群可以接种。

4、做完流产能不能接种?身体恢复良好,没有不适就能接种!

四、过敏人群能不能接种?
1、对青霉素、头孢等等过敏,能不能接种?可以!只要没有对疫苗过敏的情况,就可以接种!

2、破伤风过敏,能不能接种?可以!

3、海鲜、鸡蛋、花生、水果、花粉、酒精、药物、粉尘等等过敏者,能不能接种?可以!

五、慢性疾病的人群?
1、高血压能不能接种?如果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内可以接种;如果血压大于160/100mmHg,暂时不能接种,需血压降到160/100mmHg以下才能接种。

2、糖尿病能不能接种?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期间可以接种,但空腹血糖控制在13.9mmol/L才可接种。但如果糖尿病处于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等情况暂缓接种。

3、心脏病能不能接种?各种心脏病,病情稳定就能接种,包括支架术后,搭桥术后的患者。

4、甲状腺疾病能不能接种?甲亢、甲减,服药控制期间可以接种,但TSH大于10uiu/ML且T3T4低于正常值暂缓接种。

5、慢性胃炎能不能接种?可以接种!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超40万例   2021-05-01 16:50

印度卫生部5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401993例,累计确诊19164969例;新增死亡病例3523例,累计死亡211853例。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9天超过30万例后,5月1日首次超过40万例,创该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最高纪录。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10: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spid 发表于 2021-5-2 09:47
印度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超40万例   2021-05-01 16:50

印度卫生部5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较前一日新增新 ...

印度疫情大爆发,跟之前的大规模聚集集会有关系,尤其是疫情排查没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

中国五一假期旅游复苏,各地旅游景点都出现了人山人海的情况,希望不会有事,毕竟中国的疫情管控比较严,大部分是输入性病例,都拦截在出入境那里了。

有人提到近期新冠高增长国家都在亚洲,要警惕"环中国疫情感染圈",从黑龙江疫情,云南疫情来看,确实需要警惕,病毒是客观存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管控,尤其是度的掌握,重视不足就会出现扩散和失控,矫枉过正则可能影响社会、经济以及造成潜在的人文危机。
http://guba2huidu.eastmoney.com/news,002581,1030611326.html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10: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new.qq.com/omn/20210504/20210504A02L9V00.html
当地时间2021年5月3日,世卫组织公布了国药集团灭活疫苗的评估报告:
目前的状态是:已经在45个国家或地区获批在18岁以上成人中使用,已经接种了6500万剂;

可供分析的数据:

共有3个临床可供分析,其中中东阿联酋、巴林、埃及、约旦累计4.5万人参加;在中国进行的3期是桥接试验,通俗点说就是疫苗在改变了剂型、剂量、接种人群(比如欧罗巴人变为中国人)、佐剂或者生产工艺等,需要进行的一个附加试验。

效力数据:

整体效力:78.1%,疫苗组21例感染,安慰剂组95例感染;

预防住院效力:78.7%,疫苗组03例住院,安慰剂组14例住院;

预防重症效力:数据不可用(NE),疫苗组0例,安慰剂组2例,数据量较少,可能是因为60岁以上受试者较少(209例)有关。
安全性总结:

安全性良好,有两部分数据进行评估。

临床试验数据中没有发现安全问题。

整体可能会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安慰剂组有1例死亡病例,疫苗组发现了1例血栓患者,不过这种4.5万人的试验中发现了1例病例属于完全低于日常发生率的事,不应该和疫苗本身挂钩。
授权后的安全性数据仅有中国的:

590万人接种后,报告了1453起不良事件,报告率为24.6/10万剂;

108例局部反应中,2例严重硬结,6例严重红肿;

202例发热中,86例为严重(≥38.6摄氏度);

11例面神经症状——经评估均与疫苗无关;

其他报告包括过敏性皮疹/荨麻疹。
60岁以上的人群的效力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中60岁以上人群的效力没有数据(疫苗组和安慰剂组都是0例感染);

免疫原性试验显示血清学阳性较高,但是GMTs较年轻人低;

临床试验中安全性与年轻人相似;

授权接种后,中国共接种了110万剂,45例不良事件认为和疫苗有关,最常见的是头晕(23例),头痛(9例),疲劳(9例),恶心(7例),发烧(6例),呕吐(6例),过敏性皮炎(6例)。
巴林临床试验效力最高:

巴林国药集团疫苗达到90%,60岁以上人群达到了91%。



需要进一步做的临床试验:

重症保护率、保护持续时间、加强剂必要性、对突变株保护率、孕期安全性、老年人群及特殊人群保护率、罕见不良反应监测。



证据等级

18-59岁人群的保护效力是非常确定的,高等级证据;但对于不良事件安全性的数据是中等证据;

对于60岁以上人群、有合并症的人群接种疫苗效力及安全性的数据是低等级证据。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08: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肺排毒汤”可显著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

2021-05-10 10:15

近日,植物科学和药学一区(2020年中科院SCI期刊分区)杂志《Phytomedicine》发表了一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李静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显示,通过对湖北省近万例病历的整理分析,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持续推荐和临床使用的“清肺排毒汤”使用效果良好,可让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一半。

据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3月1日,全球累计有超过2700余项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评价了抗病毒、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各类药物的疗效。但除了牛津大学的研究证实使用激素可降低吸氧患者的死亡风险之外,至今尚未找到能够改善预后的治疗方法。

据了解,在新冠肺炎第六版、第七版、第八版国家诊疗方案中,“清肺排毒汤”是唯一一个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通用方剂,在全国得到广泛使用,也是湖北、武汉抗疫主战场,以及援助国际抗疫和治疗输入性病例使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中药方剂。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10: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新华社消息,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26日通报增加63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包括302例新增个案和331例“校正回归”个案。确诊个案中新增11例死亡,创疫情以来单日新高。指挥中心介绍,当日新增的302例本土病例为158例男性、144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90多岁,发病日介于5月8日至5月25日。331例“校正回归”个案为160例男性、171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90多岁,发病日介于5月13日至5月25日。所有633例本土个案中,感染源不明者达122例,疫调中94例。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15: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5日,《细胞》杂志报道了一篇来自大阪大学尚志荒濑的一篇论文,“An infectivity-enhancing site o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targeted by antibodies”,论文阐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可能出现抗体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存在潜在的ADE效应。

研究发现一系列的S蛋白NTD表位抗体(如8D2)可以诱导RBD呈现开放型构象,从而增强新冠病毒(SARS-CoV-2)的感染性。不过,这与常规出现的由Fc介导(Fc受体为对免疫球蛋白Fc部分c末端的受体)出现的ADE不同,而且研究者发现,这个可以诱发ADE的位点出现的频率极低。此外,研究者认为,没有证据表明疫苗接种会诱导这种类型的抗体。

公众之所以担心新冠病毒的ADE效应,是因为科学界曾经在猫感染性腹膜炎冠状病毒(FIPV)感染过程中,发现由Fc介导诱发了ADE,表明存在增强冠状病毒感染的抗体,尽管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通过这种抗体增强感染性腹膜炎冠状病毒感染的能力。所以,了解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产生的抗体是否也存在ADE成为科学界重要的课题。

“根据目前我们已有的再感染病例、以及接种疫苗再感染的病例,并没有发现ADE出现。我们对于的ADE的认知,主要是源于冠状病毒在猫体内可以诱发ADE,以及抗登革热病毒蛋白的抗体可引起由Fc受体介导ADE可产生的严重疾病。不过,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到底是否发生?如何发生?目前让没有科学证据。”一位病毒学家表示。

不过,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对第一财经表示,ADE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进行关注和研究。

对于接种疫苗后再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从统计数据上看其实也很低,这就再次降低了ADE发生的几率。

5月25日,美国CDC更新了《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eport),截至4月30日,美国约有1.01亿人已完全接种疫苗,向CDC报告的突破性病例有10262(约0.01%)起,这种接种后感染被医学称为突破性病例。

CDC评估认为,在美国范围内,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的民众再感染概率已经很低,同时再感染后得到重症(需住院)或死亡的概率就更低了。所以CDC已经决定停止调查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的突破性感染,除非他们病得很重,以至于住院或死亡。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疫情正趋缓,“模范生”亚洲告急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欧美国家新冠疫情趋缓之际,部分亚洲国家的新疫情却一波接一波,最近几天,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中逾4成来自亚洲,这种情况固然受到印度疫情数字的影响,但曾经表现良好的东南亚国家,目前的情况也很不乐观。

在马来西亚,每百万人口单日平均新增病例数一路攀升,目前已经远超印度;就连“抗疫模范生”越南,4月底以来确诊人数也陡增,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开始全员筛查,并自5月31日起实施为期半月的社交距离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国家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截至目前,11国中只有新加坡和柬埔寨的新冠疫苗接种率高于全球水平,菲律宾、泰国、缅甸至少接种过一剂疫苗的人口比例均低于5%,越南更是仅有1%。

相比之下,欧美各国疫苗接种率遥遥领先,英国有58%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美国是49.8%,欧盟则是38%。伴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原本动辄日增数万确诊病例的欧美国家,近期疫情也纷纷趋稳。但需要注意的是,从确诊总数上来看,欧美国家仍是难以被赶上。

眼下,中国疫苗正在助力不少东南亚国家抗疫,而随着国药供应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的首批疫苗下线,以及科兴疫苗被世卫组织列入“紧急使用清单”,中国疫苗将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多贡献。

马来西亚全国封锁,泰国紧急暂停解禁

近期马来西亚疫情快速蔓延,马来西亚卫生部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中午12时,该国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7105例,累计579462例;新增死亡病例71例,累计2867例。

英国牛津大学团队创立的数据网站“Our World in Data”的信息显示,按7天内动态平均值计算,马来西亚每百万人口中的单日新增病例数自5月23日起反超印度,达到185.3,印度当时为184.99。

这一差距也在持续拉大,到5月31日,马来西亚每百万人口中的单日新增病例数(7天内动态平均值)已达到237.27,印度则降至126.93。

马来西亚卫生部长阿扎姆在5月27日的线上记者会指出,马来西亚国内已出现最早在印度、英国、南非和尼日利亚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株,传染性更强,“我们必须作好最坏的打算”。

受疫情影响,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自6月1日至6月1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首阶段“全面封锁”,除了必要的经济和服务领域外,其他社交活动将会关闭。若首阶段封锁取得成效,将开展为期4周的第二阶段封锁,重新开放部分经济领域,但仍不能大规模群聚,且必须保持社交距离。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卫生经济学、医院与卫生管理教授莎莉法伊扎对《星洲日报》表示,马来西亚已经经历过多次封锁,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近期却因为一些开放措施,例如沙巴州选举,导致疫情暴发。

越南曾是外界眼中的“防疫模范生”,截至今年4月低前,这个9600万人口的国家也仅有不到3000人确诊。但4月下旬以来,越南的确诊人数迅速上升。据越通社报道,截至6月2日6时,越南累计本土确诊病例6118例、输入性病例1507例。自4月27日至今新增确诊病例4548例。

5月29日,越南政府宣布该国发现新的变异新冠病毒,是此前在英国和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的混合体。据称,该变异病毒“非常危险”,可在空气中迅速传播,是造成越南近期新一波严重疫情和确诊病例数激增的重要原因。

5月30日,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成峰宣布,自31日零时起,该市将实施社交距离措施,旧邑郡(Go Vap)将实行为期15天的封锁。与此同时,该市还将开展全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预计日检测量将达10万人。

泰国曾成功控制住第一波疫情,但近两个月来疫情同样不容乐观,该国监狱系统近来还出现集体感染,各监狱累计确诊超2万例。

当地时间6月2日,泰国新冠疫情管理中心透露,该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40例,其中监狱系统聚集性感染病例1087例,累计确诊达165462例;新增死亡病例38例,累计死亡1107例。

据路透社报道,曼谷城市管理局(BMA)31日晚宣布,新冠疫情应对中心撤回曼谷的按摩店、诊所和公园从当地时间6月1日起恢复开放的计划,但没有说明取消这项计划的原因。

东南亚两大人口大国印尼和菲律宾疫情自5月中下旬以来也开始反弹。6月1日菲律宾新增新冠肺炎病例5177例,累计确诊1235467例,死亡21012人。印尼官方1日下午通报,该国当天新增确诊病例4824例,累计确诊1826527例;新增死亡145例,累计死亡50723例。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5月31日宣布,延长首都马尼拉和周边省份的局部封锁措施直到6月底,以设法遏制4月出现的疫情高峰。印尼则自6月1日起在全国34个省份实施暂定为期两周的“小规模社区限制”疫情防控措施。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国家是缅甸,“Our World in Data”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以来,伴随着缅甸新冠检测率的急剧下降,该国的确诊病例也在下降。

据路透社5月30日报道,今年1月底缅甸每日平均检测数量还能达到1.7万次,但2月政局突变后一度降至每天1200次。

6月1日晚,缅甸卫生部公布了最新的疫情数据,在当天检测的2016例样本中,122名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这也是缅甸近三个多月来首次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百例。截至目前,缅甸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43752例,死亡人数超过3200人。另一方面,缅甸与印度接壤地区的确诊病例也在上升。

东南亚国家疫苗接种率普遍低于全球水平

东南亚国家是如何从疫情早期的成功遏制,发展到今天出现大规模反弹的?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日前接受彭博社专访时表示,不少亚洲国家/地区在消除疫情方面做得很好,如果社区出现感染,各地政府会采取严格措施应对,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厌倦了这些措施。

高本恩表示,亚洲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高疫苗覆盖率,一些地区是疫苗供应有限,另一些地区则是接种疫苗意愿不高,但无论如何,提高疫苗覆盖率就算不能让疫情“清零”,但也能有效保护弱势群体,降低医院压力。

“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全球有10.8%的人口至少接种过一剂疫苗,其中5.5%的人口已经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但东南亚11国中,能达到全球水平的只有新加坡和柬埔寨。

具体而言,新加坡有39%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其中29%完成疫苗接种,远高于其他东南亚国家,也远高于全球水平;柬埔寨位列第二,有15.8%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其中12%完成疫苗接种。文莱的疫苗接种率与全球水平相当。

而在近期疫情严重的马来西亚,该国目前只有6.2%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3.5%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

东帝汶、菲律宾、泰国、缅甸、越南五国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口占比不到5%,越南更低至1%。

相比之下,欧美各国疫苗接种率遥遥领先,英国有58%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美国是49.8%,欧盟则是38%。伴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原本动辄日增数万确诊病例的欧美国家,近期疫情纷纷趋稳。但需要注意的是,从确诊总数上来看,欧美国家仍是难以企及。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亚太主任马修(Alexander Matheou)日前警告称:“在东南亚各国,新冠肺炎感染率非常令人担忧……更危险和致命的变异病毒表明,迫切需要加快全球疫苗共享和生产,以遏制疫情暴发,避免大规模死亡。”

中国疫苗助力东南亚

总部设在柬埔寨金边的亚洲愿景研究所所长常·万纳瑞斯(Chheang Vannarith)日前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随着疫情在东南亚反弹,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能就是群体免疫,这需要70%-80%的人口接种疫苗。

“中国已经向其他国家分发了大量疫苗,这表明中国发挥了负责任的领导作用。”万纳瑞斯说。他指出,在促进疫苗公平方面,行动比空谈更重要。

柬埔寨是东南亚国家中疫苗接种率仅次于新加坡的国家,也高于全球水平。相对较高的疫苗覆盖率背后,中国疫苗提供了巨大帮助。

据《柬中时报》报道,截至截至5月23日,柬埔寨累计接收的疫苗总数已达602万4000剂,其中包括中国国药疫苗共170万剂、中国科兴疫苗共400万剂。

据印尼《商报》消息,5月25日,800万剂中国科兴疫苗运抵印尼,该国迄今为止已经获得8390万剂科兴疫苗。

印尼卫生部长萨迪金5月11日曾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政府对首都雅加达25374名医务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在接种了两剂科兴疫苗后的28天内,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有效率达到94%,感染死亡预防率为100%,接种7天后住院病例预防率为96%。

另一个好消息是,当地时间6月1日,世卫组织宣布,已将中国科兴研发的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这是继国药新冠疫苗之后,世卫组织批准紧急使用的第二款中国疫苗,也为科兴疫苗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铺平道路。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3月已率先接种科兴疫苗的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创新部部长凯里6月2日表示,世卫组织将中国科兴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将有助提升马来西亚民众对科兴疫苗的信心。

同样在6月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供应世卫组织主导的COVAX(新冠疫苗实施计划)首批疫苗下线,为阴霾笼罩的全球疫情注入信心与希望。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474

帖子

607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77
发表于 2021-6-6 21: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了一下新冠病例统计, 忽然发现中国现有病例有10000+,
开始以为是眼花了, 使劲看了看发现是真的,吓了本宝宝一跳
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台湾有9900+现有病例
不过世界总病例看着没那么吓人了,印度的新增越来越少了,世界每日新增病例大幅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主题

2979

帖子

8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08: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世界的疫情,首先是欧洲的疫情,又到了一个转折点,非常遗憾的是,这是一个向坏的转折点。所幸的是,向坏中,依然有向好的成分。诸君请听我娓娓道来。

这回的疫情反扑,起因在源自印度的Delta变种病毒,其肆虐在全世界有两个重点区域:一个是东亚,一个是西欧北美。这回准备只分析传统西方,且略去东欧。理由是,这里是世界抗疫的第一重镇。如果这里好不了,那这个世界真的就是难好了。笔者以为,单靠中国,在抗疫这件事上,是扛不起整个世界的。只有西方再次转危为安之后,这个世界才能有希望。

首先要说明,今年的抗疫形势,与去年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人类手中除了种种传统的社交隔离措施之外,新增加了疫苗这个强大的武器。而西方则是这个新武器的一方主要提供者和主要试验场所。暂且不要责怪西方人自私地先顾自己,他们也是先拿自己做试验呢。只要这里的实境试验能成功,他们生产的疫苗自然也会普惠到全世界。道理很简单,因为地球上只要有一个地方疫情还没有结束,病毒总是可以卷土重来。比如这次从印度袭来的Delta变种。

先来描述一下西方国家施打疫苗的情况。



▲ 注:本文三张图皆来自Our World in Data 网站。

上面第一图表达的是它们自今年6月5号以来已经施打完两剂疫苗的大致情形。可以看见,英美两国遥遥领先,但继续施打的速度(由线条的斜率表达)尤其在美国已经明显降低。英国最后10天增加了2.2%。照这个速度,该国从现在的51%增加的群体免疫需要的70%至少还得3个月,事实上大概会更多,除非政府强制接种。而美国的最近10天增长率是1.0%。依此外推,美国从现在的47%增长到70%则还需要7个月。欧盟呢,10天增长率是4.8%。依此推算,从现在的39%增长到70%,大体需要3个月。如果70%的完全接种率还不足以达到群体免疫,而需继续接种到比如90%,那所需时段还会延长许多。

世界其它地方施打疫苗的进度,大概除了中国和其它少数国家,大部分都比西方要慢得多。如此大致推算,明年之内,疫苗也是很难在世界普及的。这还是在假设病毒变异不会出现大规模逃逸的前提下。如果不幸噩梦成真,人类还得赶紧研制新的疫苗,再打第三剂第四剂,那普及大致就是后年以后的事了。如果如此循环往复,那就没有一个止期了。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张图。这里展示的是主要西方国家(群体)7日滚动平均之后的每日新增绝对数。





时段拉开到去年初,为的是看清全貌。最上方四条线(除最后英国突入)分别代表的是美国/北美和欧盟/欧洲。拜特朗普之赐,美国至今已是第五波开始。欧洲则是第四波开始。标志性的时间点是6月18日。图中列举的14条线无一不是在此后上升,上升得最剧烈的是英国和以色列(不过已经出现一个小勾),恰好是此前第三波见缓时的两个模范。14号,法国的新增已近9000!就在两周之前,法国还有连续4日的低于2000呢!美国的反弹也已明确,一月之内,新增已经加倍。为了让图形比较清爽,这里有一些例外的至今尚未反弹的小国被略去。但你看连一贯的标兵大哥德国都已经开始义无反顾地反弹,欧盟/欧洲的总数都已明确反弹,这个第四波再起的大势已是在劫难逃。

至于这个第四波会升到何等的高度,现在还难逆料。笔者只能这样乐观地推度,由于新的确诊者基本都是未打疫苗者,那么,新的疫情的传播基地就是比之前小了至少一半甚至以上。那个Delta再疯狂,想必至少在已经大规模施打疫苗的西方,也很难再创下前一波的战绩。至于非西方的相当一部分国家,由于疫苗施打太少,一段时间内的前景,可能就比较难乐观了。

现在欧洲的新疫情,就是全世界的先行指标。我们要着重观察的就是,它什么时候能到顶?什么时候欧洲的疫苗战役、群体免疫能够真正生效?抑或,始终不能大见成效?

但是,无论任何,笔者还是有一个重大的好消息可以向诸位报告。那就是,新疫情造成的死亡率,至少迄今还没有大幅反弹。两相比较,那就是新一波疫情的死亡率是大大地降低了。

造成这个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三个。第一是病毒变异的一般规律就是传播力变强而致死率变弱。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病毒本身的根本利益。Delta变种也不例外。第二是施打疫苗以后,即使是依然有突破感染,其重症率和死亡率都可靠地大幅下降。第三是是经过一年半的战斗,医疗届已经摸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对付办法,各项医用物质也不再像去年上半年那样仓促之间万分短缺。





请大家看这第三图,西方各国的死亡率(7日平均当即死亡人数/总人口)自今年4月以来,可以说是直线下降。欧盟的比数从百万分之6(记为6‰‰)降到现在的0.4,三个月内足足降到原来的1/15。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成绩。表列的国家中,只有英国和以色列的死亡率在上升。但英国也只是从0.1升到0.4,比起其1月高峰时的18/‰‰,仅是1/45呢。以色列也仅是0.15/‰‰。比如法国的重症监护病人,已经从4月下旬的6千降至不足1千。因此,欧洲人的恐慌程度相当有限。不过,欧洲的死亡率现在已经停止下降,美国/北美的数据又开始上升。

最新消息,英国政府决定在本月19号如期实行最后解封,不理已经多日日增超过3万,取消有关戴口罩的规定,不再限制社交聚集人数;一般不再要求保持社交距离;所有经营场所可恢复营业;不再要求居家办公等。大家看,这是不是要彻底“躺平”的姿势?刚刚结束的欧洲杯决赛在英国举行,现场6.8万观众,有谁戴口罩?人说,既然死亡率已经降了那么多,就当一个大号流感看待,该干嘛还是干嘛吧。

该干嘛呢?当下最重要的当然是出门度假了。唯一的变化就是搞不了洲际旅行,就在国内或者欧洲范围内度假了。哪怕是现在疫情正炽的西班牙,他们也趋之若鹜。法国的餐馆等都已恢复正常营业。连最危险的摩肩接踵的夜店也于近日开封。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限制,会不会依原计划继续取消,现在就成了新的争议话题。

本周一晚间,法国总统马克隆就疫情第八次对法国公众讲话。大声警告第四波疫情已经开始。他没有提及用于防疫的社会隔离措施的增减问题,把全部重点放在动员民众打疫苗上。这和笔者的想法完全一致。他没有提到全民强制打疫苗,但提出的措施其实等同强制:“从8月初起,进咖啡馆、餐馆、商业中心、医疗中心、养老院,乘坐飞机、火车和长途汽车,都要出示健康通行证。只有接种过疫苗的人和新冠检测阴性的人才能进入这些场所和使用这些公共交通工具”。“除非有医生处方,从秋天起核酸检测将不再免费。”如此两头施压,估计还不肯打疫苗的人就会很难过了。

现在西方人的问题是有疫苗不肯打,而非西方国家的问题则是没有疫苗可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饱汉不知饿汉饥”呀!而中国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样版虽好,可惜太多的国家只能望洋兴叹。

似乎无法否认,传统的灭活疫苗,在防止感染上的效果,比起新款的mRNA疫苗稍差。但在防止重症和死亡上,效力依然很好。至于新路线在未知的将来的可能的副作用,现在就无法说了。本文第一段已经说到,要在全世界普及疫苗,尚且任重道远。各种尚在研制中的疫苗,只要效果足够好,都会有机会大显身手。“功成不必在我,诸君尽可争先。”

(本文作者:法国历史学博士 刘学伟;本文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报立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