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4|回复: 5

非蛋白呼吸熵的数学模型故事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2335

帖子

71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18
发表于 2025-2-16 05: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vigan 于 2025-2-16 05:08 编辑

最近有个文章见刊, 是关于非蛋白呼吸熵的。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模型是我做的,但我不太了解这领域,于我而言就是一个建模任务,来一组数据,然后给这组数据一个最合理的阐释模型。
这事的由头说起来还比较有趣,之前单位的教授观察细致, 发现一组通常被当作线性的数据其实是非线性的,于是问我该用什么模型把这组数据模拟出来,以便于扩展出高精度数据点。观察了数据后,发现这组数据是半径极大的弧形,于是推荐了些弧形的模型。然后教授那边的人似乎没搞定,过了大半年,教授又来问我能不能把这个模型做出来,我想这事儿不难,就接了这活。

做数学模型,开发程序这类项目,对我来说比较轻松, 完成速度基本是以星期或者月计即可,而且做完以后一般我都比较笃定,谁质疑都可以handle,还有余力写个后记吐个槽啥的。相比之下,实验类的、基因类的项目就让人烦,感觉整天车轱辘扯犊子,生物系统的认知不完整, 现在还是门实验科学。 有次跟人聊天,说起理论物理、理论数学、理论化学, 都是有量化的、符号化的理论的,然而就没有理论生物,本质上它还是门实验科学, 所以很容易扯犊子,也很难极为笃定地说服其他人,尤其是基因类的研究,做那类项目就很让人痛苦,没有笃定的答案,争辩无力,要是没有结题压力,项目可以无期限的扯犊子下去。这是杂论。

我接了这个活以后,因为对相关生理领域不熟悉,所以就只盯着那几十个数据,反复看, 想着用什么模型来模拟好。 最近人工智能大火,Deepseek, Chatgpt,我在想把那组数据扔给它们建模,不知道能不能按人工智能的那套算法建出来。就我而言,也就是人脑而言,我反复看了这组数据和它产生的图形,然后就不知道咋的写了个可能的公示,要非常清晰推理逻辑我给不出来,这就跟牛顿想到mg这种规律, 他说是苹果砸头上引发的一样,本人也很难解释怎么就一步到位了。我写下数学模型后,然后一拟合,发现应该是正中靶心了,不管怎么设置初始搜索参数、条件,都能回归到确定值,而且其中一个值有固有特征值的特点,拟合后的方差和极其小,对有几十个值的一组数据来说,已经算是perfect的程度了。当时很兴奋,感觉是找到了一个内在自然规律。

当然,写论文的时候不能这样写,光秃秃地把模型数学公式写上去是会被拒稿的,必须要有论证过程,虽然一出手就开挂,还是又做了一堆不适用的模型,来引出最后这个模型,假装有个思考推理过程。这真是现实的尴尬,一枪命中,怎么推理的我说不清楚,反正就是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就写公示了,但这可能不被接受,所以得假装是有推理过程的。。。

之后跟教授聊这个领域,教授给我一篇文章,一读文章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居然拟合度会好到完美的程度,原来这类数据是人构造的,它原本就有计算公式,好大当头一盆冷水,我以为原创了一个规律公式,结果实际上公式原来就有,我的工作降档为构建了一种反推模型参数的方法。本来教授也比较兴奋, 精准地找到模型,还以为可以上nature, science了,我估摸着它们比较期盼地是推理过程,如果有一步步严谨可复制地推理过程,就相当于为人工智能开创了一大领域的方法学,上nature,science确实也没啥,可惜了, 我的推理过程就跟牛顿的苹果差不多。这个反推方法是普适于该领域类似数据的,也可以反推其他数据的参数,我的公式与原始公式本质一致,但我的公式变形过的,用原始的公式不好反推,用我的公式可以轻松反推。最后文章发在了一个Q1期刊,哎,不过好歹算是发了,不像我还有的模型,被卡着不让投稿,有些老板的品性让人呵呵。

不过其实我对文章也没什么执念。做科研做了那么些年,我对搞文章搞钱的套路真的有点厌烦了,没兴趣再过那样傻逼的日子,每天下班做做饭,听听歌,享受享受闲暇时光,不用像孔乙己那样整天毛用没有的抠字眼,不香么?若是有些做好的模型被卡着,做好了的模型不发有点可惜的,或许我就发在这儿,还省去审稿的麻烦。为了审稿的时候少点麻烦,我在些非蛋白呼吸熵的模型时候,还cut掉了后面一半没有数据,纯靠推理出来的模型。有数据,100%正确的模型还得argue好几趟来回,纯推理的后半部模型就得更费口舌了,反正前一半就能发文章了,我懒得费更多口舌。呵呵,我的科研态度没问题,因为我把后半模型也推出来了,但我在宣传和成果传播态度上有点问题。。。

后半部分模型不公布也有点可惜,我写这儿吧,也算公开了。
这个模型主要是用来阐释糖和脂肪对非蛋白呼吸熵的贡献的,大部分情况下,RQ=糖的贡献+脂肪的贡献=1;但某些特殊生理状况下,也会出现糖的贡献+脂肪的贡献>1的情况。
前半部分模型就是RQ=1的情形。
糖的部分:y=(1530.7×(x-0.7036))/(3.4825+x)
脂肪的部分:y=(1430.7×(0.9962-x))/(3.4825+x)
两个公式只需知道其一即可推导另一个,根据数据拟合的就是其中的三个数值。

后半部分模型RQ>1的情形,我根据它们领域的理论推论的,没有具体数据校验,不过我相信我的推理过程,应该基本是准确的。
糖的部分:y=(6.6129×(x+3.4825))/(x-0.7036)
脂肪的部分:y=(93.3871×(x-1))/(x-0.7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55

帖子

3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5
发表于 2025-2-16 23: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模型看起来很简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0

帖子

3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6
发表于 2025-2-20 08: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骑猪游世界 发表于 2025-2-16 23:19
这个模型看起来很简单啊。

应该是化繁为简,去伪存真,从复杂的数据中抽取出核心信息,越是能从复杂的数据中抽取到越简单的本质,往往越牛逼。一大帮科学家都想做大统一方程就是从这个理念出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0

帖子

3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6
发表于 2025-2-20 08: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描述有点平铺直叙,多来点表扬就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主题

2335

帖子

71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18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19: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宝宝天天躺赢 发表于 2025-2-20 08:13
应该是化繁为简,去伪存真,从复杂的数据中抽取出核心信息,越是能从复杂的数据中抽取到越简单的本质,往 ...

哈哈,这个彩虹屁可以。
这里就类似唠个嗑,不用商业吹捧啦。
公式简单不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0

帖子

3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6
发表于 2025-3-1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avigan 发表于 2025-2-23 19:12
哈哈,这个彩虹屁可以。
这里就类似唠个嗑,不用商业吹捧啦。
公式简单不好么?  ...

那样不好
长嘴干啥用的
本宝宝就是想说的时候就说,想吐槽就吐槽,带唱的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